白塔白塔山公園位于蘭州市北,因山頭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該寺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朝,寺平面呈長方形,白塔居中,塔身為八面七級,高約十七米,上有綠頂,下有圓基,通體潔白,挺拔秀麗。塔南是三大寺樓,北面是準提菩薩殿,東西各有配殿數間。登白塔山頂,可俯視蘭州市容,白塔與黃河上的鐵構成雄渾壯麗的畫面,成為蘭州市的象征之一。
白塔原為紀念去蒙古謁見成吉思汗而在蘭州病故的一西藏薩迦派喇嘛而建?,F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鎮守甘肅內監劉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巡撫綽奇補舊增新,擴大寺址,起名慈恩寺。白塔七級八面,高約17米,下筑園基,上著綠頂,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鐵馬鈴。塔外涂白漿,如白玉砌成。
天斧沙宮這是蘭州市最獨特的自然景觀,位于市安寧區桃花園仁壽山東面的龍風峽里,是一處距今約2500萬年的紅色砂
沙宮巖,經過長期的風化水蝕而形成的一組類丹霞地貌奇觀。因成自天然,如神斧鑿成的沙宮宮殿而得名。驅車來到仁壽山下,離開公路北行1.5公里,即到龍風峽。這是一條路曲而平的沙溝,沿溝4~5公里面,迷人的丹霞地貌奇景布列兩旁,宛如結構嚴謹、形體壯麗、建筑精美、布局和諧的建筑群,雖自無工,卻宛如人開。
早在清光緒18年(公元1891年)10月11日,地理學家陶保廉考察過這里后,在《辛卯侍行記》中有了這一奇特地貌景面的較早記載。西北師范大學地理系教授黃可光先生根據其地層結構和形態特征,稱之為“類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指紅色碎屑巖組成的具有陡直剖面的各種地表形態,是陳國達在1939年研究了廣東仁化縣丹霞山后命名的。中國現已發現廟霞地貌292處,甘肅有53處,列全國諸省之冠。
絲綢古道古道絲綢古道位于蘭州城關區黃河大橋南端、濱河路南段,系龍緒理創作,四川都江雕塑社朱孝學于1987年3月9日雕成。雕塑截取絲綢古道的一峰駱駝為核心,由花崗巖雕成,高6米,長7米,重百余噸,集中反映了盛唐時期的絲路盛況。雄駝滿載綢緞,上騎一著披風,右手搭涼蓬t望的長者。駝右前部一深眼隆準虬髯的胡商牽韁倒行。駝右后方一青年右手作喇叭狀呼喊后續駝隊。雕塑構圖古樸,整體凝重,氣勢恢宏,令人頓生朔漠蒼涼之感。黃河母親
位于濱位于濱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園北側,是目前全國諸多表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雕塑藝術品中最漂
黃河母親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全國首屆城市雕塑方案評比中,曾獲得“優秀獎”。雕塑由甘肅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創作,北京雕塑廠于1986年4月30日雕成,系一長6米,寬2.2米,高2.6米的花崗巖圓雕,總重40余噸。由“母親”和一“男嬰”組成構圖。
母親秀發飄拂,神態慈祥,身軀頎長勻稱,曲線優美,微微含笑,抬頭微曲右臂,仰臥于波濤之上,右側依偎著一裸身男嬰,頭微左顧,舉首憨笑,顯得頑皮可愛。雕塑構圖洗練,寓意深刻,象征著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紋和魚紋圖案,源自甘肅古老彩陶的原始圖案,反映了甘肅悠遠的歷史文化。
說說您的看法:(無須注冊)
共0條評論暫沒有評論。